三金三铜!南京大学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再创佳绩!
2019-10-21 15:38   人浏览  

      1012日至15日,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经过网络评审、金奖争夺赛、三强争夺赛、银奖晋金奖复活赛等多个环节的激烈角逐,南京大学参赛团队共获得三项金奖、三项铜奖,刷新了我校在此项赛事中的金奖和奖牌数量两项记录。同时凭借整体的精心组织和优异表现,南京大学获得主赛道高校集体奖。此外,华子春、黄宜华、朱海亮等五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南京大学高度重视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大赛与产、教、学、研深度融合,在全部五届比赛中均斩获金奖和集体奖,充分展现了南大师生的创新创业活力和风采,突显了南大在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成果,也彰显了南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创新成效。


211538124wot.jpg

211538126hrt.jpg


比赛总结和回顾 

  本届大赛自三月启动以来,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由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工作办公室和教务处牵头,在研究生院、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工作处、团委、校友工作办公室、发展委员会等部门的协力合作下,经院系广泛动员和参与,共有360余支团队、1479人次参与比赛。经过校赛、省赛,我校参赛团队最终获得省赛一等奖6个,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又经过省赛训练营及国赛初评,最终有三支团队晋级最后的全国总决赛。三支团队不负众望,最终全部获得金奖。 


获奖项目名单


211538124gv4.jpg

21153813c7q0.jpg

南京大学参赛团队大合影 

  

各项目情况介绍

  


主赛道 金奖 

  

依莫诺飞生物高性能免疫细胞转染试剂

 

项目成员: 徐学博、赖岳阳、黄天婧、钟开亮、王睿、哈滢、王晶、蓝天翔、汤颖倩、周家霏、周文昭 

指导教师: 华子春 

所属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21153814gtmo.jpg

21153815t5hf.jpg

21153815vfgs.jpg

依莫诺飞团队获得金奖并入围30 

 

  本项目是高性能免疫细胞转染试剂TransImmunax,主要应用于肿瘤免疫疗法等研发过程中的免疫细胞改造及相关基因编辑的环节。该产品是决定免疫疗法研究进展的关键。与市面上已有的传统转染试剂比较,具有低毒性、低副作用、高性能、操作简便等一系列优点。 


  从2018年下半年起,该产品已获得多家权威检测机构的质量认可,与南京、杭州的四家企业进行多次试用并签订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书。 

专业的人为专业服务,依莫诺飞团队致力成为研究免疫疗法领域中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加快免疫治疗新时代的到来。 


联系信息: 徐学博 

Emaildz1630010@smail.nju.edu.cn  



主赛道 金奖


PASA-AutoML: 人工智能自动化建模工具平台

 

项目成员: 朱光辉、顾荣、王肇康、王磊、方鑫、朱阮诚、杨君尧、殷玥 

指导教师: 黄宜华、董婷、汤扬 

所属院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1153816l476.jpg

211538161p9h.jpg

  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AI未来将迎来高速成长。然而,AI存在着技术门槛高、建模周期长、人才严重短缺等痛点。尤其是AI在为各领域提供智能化应用的同时,其自身仍是专家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成本高、效率低。为此,本项目研究实现了人工智能自动化建模技术和工具平台PASA-AutoML,用机器替代人工完成AI建模,让AI模型生产变得自动化、高效化,从而降低AI技术门槛,大幅提高AI建模效率。 


  本项目提供了一系列国际先进的AutoML核心技术,性能优于国际上最好的开源技术。团队连续三次获得AutoML国际挑战赛大奖。目前,PASA-AutoML已在华为、奇虎360IT企业和其他应用行业,可将AI建模效率提升30倍左右。 


联系信息: 黄宜华 

Emailyhuang@nju.edu.cn  

Tel18951679127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金奖 

  

甘草全值化技术助力治沙扶贫 


项目成员: 杨永安、钟飞、魏元刚、张宜贵、李晓彤 

指导教师: 朱海亮、董婷、汤扬 

所属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211538164zpg.jpg

211538174mvc.jpg

2115381734nw.jpg

2115381701sf.jpg

金奖团队亿利耐雀参加融资路演 


  荒漠化问题一直以来是世界性难题,甘草生长于沙漠化区域,具有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等作用,是全球应用最广的植物,而传统技术产值小,严重影响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上述现状,亿利耐雀团队对甘草产业进行整合及布局,开展高附加值多领域应用技术研究,实现甘草及其废水废渣的90%的利用率。提取出的G941,光甘草定,甘草黄酮可分别用于医药、甜味剂、日化烟草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领域。

 

  公司于20173月获得5100万元注资,拥有1400平方米国家循环经济技术中心,围绕产业申请发明专利18项,授权5项。 


  通过打造高品质、高附加值甘草全产业链,构建完善可推广复制的、具有核心科技和竞争力的库布其模式,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追求。 


  另外,近期项目团队依托南京大学研究平台,将植物成分分离纯化、从事工业大麻CBD等活性成分的研究成果落户南京大学定点扶贫对象云南双柏,带动投资3.2亿元,预计将实现年销售额达10亿元。 


联系信息: 钟慧 

Email2777247369@qq.com  



主赛道 铜奖 

  

5G通信高频覆铜板 


项目成员: 张勇、陈强、张欣然、金麟蕙、丁汀、陈滢润、刘波、杨沛、孙华庆、席挺、陈强 


指导教师: 张军然、徐永兵、汤扬 


所属院系: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21153817a0c4.jpg

 

  作为5G发展必须的基础材料高频覆铜板,目前进口依赖性很大。严重制约着中国争取科技高地的步伐。我们团队依托南京大学实验室,通过近几年的时间,在高频PCB覆铜板的研发方面有重要的成果,设计出了适应需求的基础电路板材 ,充分满足5G高通信频率要求。目前已经开发出三个系列产品,产品填补了国内领域的多项空白,部分性能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未来主要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高精尖的卫星通信天线系统,大众消费领域的5G基站,毫米波汽车自动驾驶雷达等领域。 

  

联系信息: 张勇 

Emailzhangyong968a@163.com  



主赛道 铜奖 

  

eDNA精准生物监测与生态健康诊断一体化解决方案 


项目成员: 杨江华、高旭、张靖雯、高菲、王志浩、杨雅楠、黄金思、张超伟 

指导教师: 张效伟 

所属院系: 环境学院 

21153818w0zc.jpg

  生物监测是生态保护的基础,易基诺环保科技在国家重大科技研发计划的资助下,历时5年研发了新一代eDNA精准生物监测技术,通过环境基因检测,准确、快速的识别各类环境生物多样性,完全摆脱了以人为主的传统监测模式,实现了生物监测的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使监测准确性提高50%,工作量下降90%,效率提高300%。该技术作为国家水专项重大技术突破之一,被生态环境部专家认定为环保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并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陆续在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苏州、无锡、常州等多家地方监测站开展应用,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联系信息: 杨江华 

Emailjhyang@nju.edu.cn  



国际赛道 铜奖 

  

基于蓝领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就业 


项目成员: 姜皓迪、黎新亮、李秋实、凌梓钦 

指导教师: 汤扬、吴蓉 

所属院系: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1153818l9z4.jpg



  本项目抓住当前时机,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新型蓝领技能和技术普及至所需劳动力,自研发蓝领技能培训课程,为目标用人单位输送高素质人才。 


  本项目响应国家号召,自主研发一个容纳千万级的农村大数据库,将学员资料、就业信息、文化程度以及掌握的技能等资料存档进行管理。自2017年起,团队走访了偏远地区的300余个乡镇,将蓝领服务平台推广到数百万蓝领群体,设计了200套适合蓝领技能升级的课程,招生3万余人参与技能提升培训,帮助3万余学员升级为高收入工种,两年来,帮助学员增收6亿元的工作收入。项目让更多的蓝领人群享受到技能升级服务,实现更多的农村家庭脱贫发家致富。 

  

联系信息: 姜皓迪 

Email597171156@qq.com  



 

  

本届大赛介绍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影响最大的国家级赛事。本届大赛以敢为人先放飞青春梦 勇立潮头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大赛于20193月正式启动,报名参赛人数457.4万人,参赛项目数109.7万个,覆盖参赛国家和地区124个,报名人数和参赛项目数再创新高,已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 


  除主体赛事外,本届大赛同期还举办了大学生创客秀大赛优秀项目对接巡展对话2049未来科技系列活动浙商文化体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国际会议等同期活动。 

 

  

赛后感 

  

  春华秋实,白驹过隙,从三月草长莺飞之时的校赛初选,到如今秋意渐浓的西子湖畔,各创业团队和工作人员历经夙夜拼搏,最终收获优异的成绩。南大学子在赛会的精神激励下,敢为人先放飞青春梦,勇立潮头建功新时代!但敢为人先的背后是无数坚实的脚步,勇立潮头的脚下是大海托举的浪花。这段经历的片段中,既包括了学校在科技成果、平台、政策的全力支撑,也包括了各部门工作人员和参赛团队同心协力的工作准备,更离不开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对项目团队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


  在此,感谢从校赛一路走来的南大创业学子的拼搏与付出,感谢在此过程中给予各创业团队指导和支持的团体、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我们期待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再创佳绩。

 

  

新征程 再出发 

  

  第五届比赛已经闭幕,但南大人创新创业的脚步从不停歇。南京大学双创办也将继续提供平台帮助和支持有志于创业的南大学子实现梦想,欢迎毕业五年内创业的校友返校参赛,我们相信未来创新创业的舞台必将有更多的南大身影闪耀夺目的光彩!  

  

联系人:学生创业中心吴老师     

Email wurong@nju.edu.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