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在举世瞩目下,董建华宣誓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从此带领香港进入新时代。
在即将迎来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日的喜庆日子里,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尽管已是满头白发的耄耋老人,行程排得满满当当,依然在为香港的繁荣稳定操劳奔波。其秘书告诉苏报融媒记者,这几天董先生公务活动非常多,采访多、讲话多,连讲话稿都是在车上修改。即使是这样,当获悉《苏州日报》的采访请求后,他还是欣然为苏港友谊题词:同叙苏港情 共圆中国梦。苏报回赠一本2006年董先生苏州行纪念图片册,以表示感谢和祝福。
“一国两制”在香港取得巨大成功
6月26日上午,苏报融媒记者来到香港中环半山坚尼地道28号,这是一座两层白色西式建筑,铭牌上刻着“香港特别行政区前任行政长官办公室”这十几个字。记者了解到,这座建筑已有100多年历史,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中英联合联络小组曾在这里举行多次谈判。2007年特区政府花费200多万元装修后作为特区前任行政长官办公室,现在一直是董建华先生的办公和会客场所。
依山而建的小楼前没有宽广的庭院,一进院门便要拾级而上,二十多级台阶弯弯曲曲,中间经过一面积不大的平台,平台中央的一棵参天大树郁郁葱葱,盖过这座两层小楼,投下大片荫凉。
最近这段时间,董建华多次在这里接受各大媒体的采访,他强调最多的就是,“毫无疑问,‘一国两制’在香港取得了巨大成功。”他表示,绝大多数港人都清楚地认识到“一国两制”对于国家、对于香港的重要意义,衷心支持“一国两制”,大家都清楚,有了一国,才有两制,这也是“一国两制”在香港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回归20年,“一国两制”的实践为香港带来许多新变化,董建华深有体会,回到祖国的怀抱,每当香港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有国家作为强大的后盾。香港好,祖国好;祖国好,香港更好。国家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令香港的发展充满机遇。在金融、人民币国际化、商品贸易、“一带一路”建设等领域,香港都有自身的优势,可以依托内地庞大的市场,配合国家发展大局,在服务国家的同时寻求自身发展。
“祝愿西交利物浦大学办学成功”
2006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先生来苏考察,他特地参观了当时刚刚建校的西交利物浦大学。苏报融媒记者日前联系到当年参与接待的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西交利物浦大学常务副校长方大庆教授。
今年年近八旬的方大庆教授定居英国,记者通过网络与他取得了联系,当问及董建华先生到访一事时,方大庆娓娓道来,许多细节都记忆犹新。
(2012年方大庆教授携夫人回西浦访问)
“董先生是在2006年9月9日上午9时左右来到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方大庆回忆道。那天是星期六,西交利物浦大学招收的首届本科生还未开学报到。早上,方大庆正在居住的公寓里吃早餐,接到董建华到校参观的通知后,立即放下餐具,驱车赶往独墅湖高等教育区。“董先生一行是从仁爱路上的入口进来的,当时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只有基础楼那一座楼,学校人不多。”方大庆说,董建华参观了一些教室和实验室,详细询问了第一届学生的招生情况以及以后的办学计划,殷切鼓励并祝愿西交利物浦大学办学成功。
方大庆还向记者透露了一段小插曲。董建华当时来苏州考察,听说这里有一所英国利物浦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办学的新型大学时,表示一定要去实地看看,因为他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跟新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颇有渊源。然而,当时他的行程很紧,到西交利物浦大学参观的计划曾一度被建议取消,但董建华还是坚持原计划不变,决定在2006年9月9日上午出发去其他地方的途中先来看一眼西交利物浦大学。因此有了方大庆匆匆赶到学校的那一幕。
“那枚校徽是名副其实的001号”
方大庆和董建华早在1996年便相识。老朋友来访,送什么礼物最能表达心意呢?方大庆说:“001号校徽对一所学校来说是极其珍贵且惟一的,将其赠送给董建华最能感谢他对学校的关注及鼓励,那枚001号校徽应当是最有纪念意义的礼物。”
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务办公室负责人吴晓燕女士当时具体负责001号校徽的准备事宜。记者日前在西交利物浦大学采访了她。“送给董先生的校徽是西交利物浦大学最早设计版本的校徽,造型非常简单,就是扁长的背景板上刻印了‘西交利物浦大学’七个字。”一边说着,吴晓燕还找到了档案室里留存的那个版本的校徽,出示给记者看,红底白字,简单大方。吴晓燕说,送给董建华的那枚校徽是名副其实的001号。“那时最早一批校徽刚刚制作好,尚未面向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发放,送给董先生的真正是第一枚。”她说,准备礼品的时候还特意购买了一个丝绒盒子,将校徽放入其中,以示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