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一支学生团队设计并开发的一款安卓APP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2016开放数据应用开发竞赛中荣获第一名,这款APP旨在方便非中文母语人士了解中国姓氏文化和学习汉字。
获奖团队成员包括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的博士一年级学生董行(如图所示)、Ilesanmi Olade和金融数学专业三年级本科生钟坤权。
该竞赛一共吸引了来自中国各地的60支参赛团队,其中有8支团队成功突围进入决赛。最终,西交利物浦大学团队斩获第一名,并获得奖金20,000元人民币。
队长董行表示,这款APP从2013年公布的现代400大姓氏排行出发,展示了用英文描述的关于中国姓氏的起源、早期家谱(年代、地点、馆藏地)以及姓氏的简繁汉字(含义、笔顺、拼音)等信息,让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有了一个和中国姓氏与汉字文化亲密接触的机会。用户可以根据拼音字母和姓氏的人口使用排行来浏览现代400大姓氏,学习姓氏汉字的写法、汉字的含义和姓氏的起源,并了解早期家谱的保存情况。
这款App将上海图书馆家谱知识本体与DBpedia、Wiktionary和GeoNames等知名语义数据源相关联,并结合其它网络资源,验证了上海图书馆家谱开放数据在世界关联数据云中的潜在语义价值。
提及设计这款APP的初衷,董行说道:“西交利物浦大学是一所国际化的大学,这里的大多数员工都是非中文母语人士。我们希望设计一款能够帮助这些在华员工、留学生和其他外籍人士学习中国汉字和姓氏文化的APP。”
他补充说:“本项目为上海图书馆的家谱数据走向世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也有利于图书馆实现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公共数据服务。”
董行的导师、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的王伟(音)博士评价说:“这款APP的研发是申请语义网技术去开发基于智能手机的开放式数据服务的优秀案例。”
(翻译:徐敏 编辑: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