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20日,西交利物浦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的34名大四学生与研究生赴新加坡考察,了解在各个重要领域的城市发展与实践。
这次考察活动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的教师徐蕴清博士、陈嘉琳博士和Pietro Calogero负责的“国际规划实践”和“空间分析与评价”课程的一部分。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的博士生班淇超也为此次活动提供了协助。
新加坡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大胆尝试和高效管理为国际公认,也是成为此行目的地的主要原因。考察重点包括新加坡的城 市规划、建筑设计、公共空间、垂直绿化、住房保障、公共交通、滨水开发、水资源管理等领域。
考察期间,学生们拜访了相关的政府机构、高校研究院和公司企业,包括都市重建发展局(URA)、建屋发展局(HDB)、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南洋理工大学(NTU)、如建恒集团(CONSIS)、邦城规划(SCP)等。
学生们与新加坡官员、学者和实践者就城市规划相关的理论、挑战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作为这次活动的领队,徐蕴清博士表示:“此次考察活动旨在通过多领域,多层次,多方面的参观考察交流活动,尽可能最大化学生们的学习所得。我很高兴看到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其中。”她希望这次活动能够扩大学生们的视野,有助于更好地结合知识与实践,为他们未来从事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工作打下重要基础。
结合这些相应的重点领域,考察团还参观了新加坡的一些重点城市开发区域和项目,包括新加坡中央商务区及其混合土地利用、海洋金融中心与世界最大绿墙项目、滨海湾开发项目和滨海湾花园、达士岭Pinnacle@Duxton保障房项目、清洁科技产业园(CleanTech One)等。
国际视角下的城市规划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系的老师与徐蕴清博士共同合作,为学生们带了了一次视野宽广、内容丰富的关于保障住房的课程。学生们学习和比较了亚洲三个主要的地区,新加坡、香港以及中国在建设和供应保障房方面的重要异同。与国立大学的研究生们一起,学生们展开讨论和交流,为提高中国保障房的效率和效力献计献策。
在建屋发展局的展览厅里,同学们还亲身体验了新加坡过去五十年的成功住房机制。通过参观建屋局不同规格的展示房,走访达士岭获奖项目和Bugis街区的保障房,以及拜访商品房(Condo)项目,学生们对新加坡面对不同人群的住房体系有了较为全面和实际的了解。
通过参观滨海湾花园,学生们充分体会到新加坡政府在实现从“花园城市”向“花园中的城市”的战略转变的重要决心和力量。南阳大学近期获得绿色建筑白金奖的新建筑,向师生们展示了当地绿色校园的最新实践。
此外,师生们还拜访了在垂直绿化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新加坡建恒集团,了解了新加坡在垂直绿化方面的方法原则,政府的政策设置、技术的突破创新、以及实际项目的操作规范等重要内容,对城市绿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讨论内容还涉及建筑绿化技术运用在中国项目的可行性和主要困难。
获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接见
考察团还得到了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的接见。房新文公参代表大使向考察团表示热烈欢迎,并说道:“城市规划与设计是中新自建交26年以来,交流与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新加坡在探索城市发展道路方面提供了中国极好的借鉴,特别是其在充分高效利用土地和资源,以及具有前瞻性的城市规划体系方面所作出的成绩。”
房公参高度评价了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并鼓励学生们用心学习,多看多想,做好职业规划,为中新关系进入“与时俱进”的新高度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大四学生王婷看来,这次考察非常的令人难忘,使学生对城市规划的理解上升到了国际环境中。她说,“城市规划系经常有这样国际考察的机会,我们都很兴奋并在出发前做了充足准备。通过拜访一些政府机构比如政府建屋发展局和一些已经完成的保障房项目,这使我们对新加坡著名的公共房屋规划和实施有了更深的了解。此外,我们还有幸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生一起上了一节房地产讲座,并参观了南洋理工大学的绿色建筑设计。丰富的行程激励了我们出国深造和职业规划,培育自己成为一个国际人才。”
考察结束后,学生们会就本次考察撰写研究报告,并通过摄影竞赛向学生和老师分享他们的收获。
本次新加坡考察由徐蕴清博士设计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广泛支持。城市规划与设计系代主任Joon Sik Kim表示,“本次国际化的实习考察是我们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学生长远思考而不仅仅局限于课程所学,培养一个以自我为导向的学习当代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环境。”
此外,新加坡国立大学(NUS)、邦城规划(SCP)、绿建之窗、Armature Design和敦那士(TUNAS)等为促成本次新加坡考察提供很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