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
2019-04-22 13:52   人浏览  

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国慕课大会精神,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418日下午,苏州大学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在金螳螂商学院九洲厅举行。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徐庆,江苏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中心主任王建平,我校副校长蒋星红,教务部、各学院(部)相关负责人,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教师代表等12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教务部部长周毅主持。

周毅首先宣读了我校2018年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名单。2018年我校运动生理学10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抗流感病毒活性药物的设计与筛选2个项目入选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数量居全省首位。徐庆、王建平、蒋星红分别为获奖课程和项目颁发了教育部认定证书。

20190422104350573.jpg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院长潘志娟、医学部药学院副院长汪维鹏作为获奖教师代表发言。潘志娟首先以用心、用情,建一门课、圆一个梦为题,回顾了课程团队从2014年建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开始,一路走到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心路历程。她说,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用心、用情建好每一门课程,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是每一位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汪维鹏介绍了药学院过去三年在两个获奖项目上的精心组织和用心培育,以及学院近年来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两位教师代表都表示,课程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课程团队将继续在打造“金课”的道路上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同时也衷心希望学校课程建设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蒋星红向获奖的各位老师表示祝贺,并衷心地感谢老师们为实践和探索新技术、新形态下的课程改革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她表示,学校从2013年开始启动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以苏大课程项目建设为依托,将丰富课程资源、开展“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工作重点,打造了600余门新型课程,为学校全面推进研究性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8年学校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获奖数量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意味着我校的课程建设已从基础建设阶段走到了提优升级阶段。接下来学校将以“金课建设为契机,持续推进课程质量和内涵建设,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让全校广大教师更加用心、用力、用情地投入到教学中来,在“打造金课、消灭水课”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突破。

20190422104531967.jpg

      徐庆代表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对我校在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上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徐庆表示,2018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苏州大学在其中贡献突出,特别是在两类金课的建设上已经走在了江苏省的前列。徐庆希望学校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中继续寻找突破点,在获奖课程和项目的数量上逐步缩短与全国一流大学的差距,在学科和专业分布上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持续探索“互联网+”、“智能+”等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在一流课程和一流专业建设中取得更好成绩。

20190422104612446.jpg

     在会议的第二阶段,浙江大学翁恺副教授作了题为《慕课教育模式探索》的报告,报告会由教务部教学改革与研究处处长茅海燕主持。翁恺围绕慕课的发展起源、中国慕课的发展特征和趋势、慕课的教学设计以及慕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几种应用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精彩的讲解,为与会老师在如何建设高质量的在线开放课程、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启发。随后,老师们与翁恺围绕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开展了深入了交流。

20190422104704833.jpg

       翁恺是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2018年“浙江大学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获得者,2019年全国慕课大会的教师代表发言者。2014年他开始在“中国大学慕课”上开设系列在线开放课程,其中“C语言程序设计”单期注册学习者最高达到10万多人,累计注册学生超过280万人次,是我国高校理工类在线开放课程注册人数最多的课程。

(教务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