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首开自贸区专列
2020-05-19 11:28   人浏览  

  5月12日,中欧班列自贸区专列举行首发仪式,满载千吨“苏州制造”的两趟列车驶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金阊新城的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分别前往俄罗斯和德国。
  列车上的货物均来自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的生产及贸易企业,涉及数控机床、家用电器、通信基站、医疗器械等数十种工业产品,共计172个标箱,货重超1100吨,货值近1亿元。
  苏州三星电子家电有限公司的产品就在其中。“疫情发生后,公司的海运、空运线路都受到影响,自贸区专列将对我们保市场、保订单、保履约提供极大帮助。”公司中方副总经理刘志刚介绍,公司与班列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尤其是到乌兹别克斯坦的中亚线路,与公司原先的运输模式相比,无论时间还是物流成本,都减少20%以上。“那边的客户得知消息后,表示将持续增加订单,至少比去年增加50%。”
  中欧班列苏州自贸区专列的开行“灵感”,来自于企业的现实需求,旨在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提供保障。1月至4月,苏州中欧班列共开行104列。其中,3月的开行数、集装箱量、货值,同比分别增长52.2%、50.8%、13.6%。


作者 陈雨薇
《新华日报》2020年5月13日第3版


相关推荐

  • 今天 在西交利物浦大学 近百幅生动的摄影作品 频频吸引师生驻足欣赏
  • 近日 江苏网信发布新一批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备案信息 其中 驰必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鸣智能客服大模型”成功通过备案 截至目前 园区累计7款大模型成功通过备案 6款大模型来自科教创新区 占园区85.7%
  • 不用拉窗帘、不用贴隔热膜,指尖按一下或手机点一下,就能让窗外的光线和热量“听话”地进出……当窗户不再是一整块固定的玻璃,而是一块能读懂人需求、随心意“变脸”的“智能画布”,建筑就不再是单纯容纳生活的容器,而是能读懂都市人习惯、配合需求的伙伴——每一次玻璃的明暗切换,都是人与建筑之间一场无声却贴心的互动。而让这场互动成为可能的核心,正是电致变色技术对光的深度掌控。
  • 近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联合公示了 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二批) 入围揭榜单位 科教创新区以3家单位成功斩获4席 在园区占比80% 在全市占比26.7% 尽显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创新硬实力